Follow Me,自助自驾游欧洲 荷兰篇(五)
(五)荷兰威尼斯印象
第七天 羊角村Giethoorn
还未起床就听见外面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玲家住在安静的小镇边缘,三层楼加前、侧小花园,这是政府为“贫困家庭”所提供的廉价租房,每月折合人民币仅二千多元。门前是邻居农场主家的大草场,绿地上有奶牛整日游荡,一条铁路从远方穿过,不时有电气火车飞驰来去。
吃过肇庆米线 + 牛肉 + 生菜洋葱的可口早餐,上网、看书、看电视,直到中午 12 点才出发,今天玲率我们到位于荷兰西北部、一个被称作“荷兰威尼斯”的羊角村(Giethoorn)。雨中开车沿途看风景,春天来得快,才几天功夫原本豆粒大的嫩芽已长成满树满林满目的碧绿,一派生气勃勃的春色。
公路边上的树林
羊角村是个很古老的小村,因为地势低,土壤贫瘠,到处都只是一片沼泽,芦苇倒长得茂盛。十八及十九世纪时,穷家农民买不起建房子瓦片,屋顶也只是用芦苇铺成,然后挖掘屋前的泥煤赚钱,由于村子给掘得千疮百孔,为方便交通,村民索性开发蜿蜒河道,“无心插柳柳成荫”成就了今日的优美水乡。
如今羊角村已打造成荷兰旅游的一张响亮名片了。果然名不虚传,每家漂亮有特色的芦苇房顶砖木小屋和别致花园都建在纵横四方的河道旁,小艇是他们的出行交通工具,一座座小木桥连接每家每户,清净秀丽风光无限,那样的随和亲切,是很让人羡慕神往的一种生活。狮子灵感顿生,即时白日做梦憧憬着明日珠江河岸万顷沙的另一幅水乡蓝图 ……
小村落就搭建在水边,尽管已成了旅游景区,依然保存那份平淡和静谧。
刚进村就看到这个小小的农家展览馆,芦苇编制的屋顶木房子,院子摆放着各种农用工具、船艇、风车。
河水波光粼粼
露天小店遇到一对来度假的古稀老人,我们惊讶的是他们居然敢吃那么大杯的雪糕!童颜鹤发的老者聊起自家儿孙滔滔不绝喜形于色,还拿出随身带的好几张照片,让我们也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晚年的幸福。
两头淘气的山羊在顶角玩耍
挺酷的老爷车
这种奔驰公司新推出的迷你车尽管价格不菲,还是很惹人喜爱。在欧洲人们多选择体型小、排量小、耗油少的实用型汽车,而不会一味追求豪华排场和面子。
晚上请玲、伟能到本埠的一家来自浙江华人开的餐厅( Wok Maxis )吃中西式丰盛可口的自助餐,很感谢她的热情好客,让我们有缘来到如此美妙的地方,认识了淳朴的荷兰朋友,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海外华人的心境和努力。
第八天 Zutphen——荷兰迷你小镇——羊角村
上午收拾好东西,挥手告别阿玲和伟能母子,相处几天也相熟了,乖巧疼爱妈妈的儿子也会和我们结结巴巴说上几句广州话,他说自己跟妈妈姓,名为“黄伟能”。但愿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工作如意顺利,孩子健康成长。
开车离开 ZUTPHEN 前往荷兰最小的城镇 Bronkhorst 。沿途穿过一个个令人心动的小镇,有时眼前会出现恍如仙境的农庄花园,更多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场,今天风和日丽,温暖阳光下的大地如同缀满黄白色碎花的绿地毯。汽车轮渡过“艾索河”,正是春水暴涨之时,绿中带黄色急湍的河水漫上岸,河堤柳树半泡水中。
路边小镇的一户人家
走过一片树林时看到这些漂亮的房子,忍不住停车拍照
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房子和紫红、绿色的树,垂柳依依,草坪郁金香、杜鹃花吐艳......你期待着大木门轻轻开启,在百鸟的放歌声中,里面款款走出一位身穿白纱长裙的公主,或是身佩宝剑的英俊王子。
特别喜欢看到的大自然景色,天蓝云白草青树绿花黄,春回大地气象万千。
我们的座驾在由钢缆拉的渡船上,过渡每车收费2.5欧元。估计连成本都不够,完全是为大众的一种服务。
这里处处用荷兰文字,而我们不懂几乎成了文盲,很不习惯。据朋友介绍,在荷兰行政上城和镇是一样的,都是英文 City 的意思。 Bronkhorst 是官方的城市列表上最小的城市。
不亏是荷兰最微型的城镇,步行十来分钟就穿过了。小镇宁静美丽整洁,仅有十多户人家,不少已改为餐厅或小旅馆,虽然淡季但看到慕名前来的游人比居民更多。
在鸟儿悦耳的歌声中我们慢悠悠走进镇旁的一个树林,雨后阳光从树梢斜照下来,四周嫩绿叶儿草儿挂着的水珠闪闪发亮,满园苹果树开花了,空气湿润清新,飘逸着一种儿时就熟悉的草青味。
苹果树开花了,白里透红的小花很秀气,不禁怀念我们远在万里的云南丽江小家,院子里的那棵苹果树也该满树繁花了吧?
整洁的街道,不见扬尘没有一片垃圾,听不到汽车响也没有人的喧哗噪音,只有鸟儿的鸣叫,人们生活在这种优美环境中多惬意。
古老的水井
此时,教堂的钟声响了......
不少房子已改作餐厅(还有一个仅有几个房间的小旅店),有些被艺术家们用作设计工作室,相信来到这里他们会有更多的激情和灵感涌现。
镇外围起木栏栅,以防牛羊闯入。
游人很少,露天咖啡店的椅子几乎全是空的,开店的也不太在乎,有客来也好无客来也罢,有了稳定的社会保障,生活的压力不会太大。
我们看到荷兰乡村的建筑风格基本保持不变,无论是教堂或是民居,石子铺的村路,均沿袭传统很有民族特色。不似国内常赶学“时髦”,城镇建设片面追求高楼大厦的所谓现代化,以致“千城一面”,失去了原本可贵的风格特性。
老B正凝神聆听春风吹草儿动树儿轻摇发出的美妙和声,一副很陶醉的样子。我们在广州时常感到肠胃滞涨很不适,而到荷兰才几天就周身顺畅,估计得益于这里纯净无污染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加上无公害的食物。
抬头望见棵棵被绿萝缠绕的大树已长出绿叶,枝桠像舒展的巨手伸向蓝天,很有趣。
连日下雨,艾索河春水已暴涨到长满绿草的河滩,正巧有两艘船经过,远远望去好像“陆上行舟”。
中午在镇外河堤的木椅上闲坐,吃饼干和淮盐花生米当午餐。看着面前开满雏菊小花的草地,天上不时有一群群鸟儿飞来又飞去,其中有麻雀、鹤、乌鸦、野鸭和种种叫不出名字的鸟,突然远处草丛里蹦出一只像羊羔一样大的棕色野兔。
小镇风光。路灯旁的立起的东东是一个古老的汲水器,现还在使用。
一户人家的百花园。因为没有很好打理,园中樱花怒放野花野草丛生,倒也有另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美。
小镇风光
因为小镇离中心城市不远,慕名来此一游的除了像我们那样自驾车外,更多的是骑自行车或徒步远足者。镇外有清晰的各种路线示意图(不过都是荷兰文字,仅能看图猜谜),河堤上也有自行车专道,极大的方便了游客。
眷念羊角村的诗情画意,离开迷你迷人小镇后再次向 Giethoorn 进发,准备在那儿小住两晚。
入住羊角村 Giethoorn 老镇中心小河边的 B&B 民居: MOL/GROENEWEGEN , 58 欧元包早餐,今晚入住客很少,而明天已“爆棚”,芦苇屋顶的小木屋只能享用一晚。
在“风车之国”荷兰到处可见的景致,电力风车转动巨大的叶片发电。过去全靠古老的木风车排放湿地的积水,如今真正最有用的是现代三叶风车。
荷兰的农业也发达,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人利用不适于耕种的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现已达人均一头牛、一头猪,跻身于世界畜牧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 而在我们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荷兰产“ 子母牌”奶粉。
荷兰多花多鸟,人们也喜爱呵护鸟。这些高高撑起的人造鸟巢是专为鸟儿所准备,远方来客在此安家落户生儿育女,与人类和睦相处。
运河旁大路边的一栋待售的房屋,比起羊角村里面的房子价格会便宜不少,因为有钱的人现都会住风景秀丽的乡村,当然,这可不是偏僻山窝里的乡下了。
快到羊角村了,就在路旁草地看见一只笨拙肥肥的白天鹅,呵呵,估计起码有三十多斤! 如果在我们国内可就难保小命咯。
一只孤独的青头野鸭水中游。在欧洲的水域到处可见野鸭水鸟出没,那是它们的自由天堂。经过我们长期观察,发现公野鸭是青头体型大,母野鸭则全身褐色麻花,体型小,出动往往成双成对,不过也有单身失恋或找不到老婆的,全都是青头公鸭。
路边的野花惹人爱,只能看不能采。
第九天 羊角村的黎明和黄昏
未起床就听见远远传来摩托飞车族制造出的刺耳噪音,打破了小村庄的宁静。才 7 点,拉开窗帘见阳光已是明晃晃,马上跳起来出门拍照。
早晨很冷,只好把全部厚衣裹上。羊角村还未醒过来呢,晨光映照香草小屋、木桥和樱花绿草,小船静泊,如镜水面上优美倒影,犹如来到人间仙境或童话国度。小河两旁的路上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哦,只有我们两位冻到鼻涕流手发僵还在不停拍靓景的摄影老友。
9 : 00 已沿河转完小村庄一圈,饥肠辘辘赶紧回住地吃早餐。
河乡风光美如画
晨光中的樱花
美丽倩影
表面上看荷兰城乡贫富差别很少,尽管处在偏僻乡间的农家,也和城镇人家没有多大的区别,应有尽有,富足自在。
河水是深褐色的,那是被地底下的泥炭所染,没有见到游鱼或水生浮游物,可能水质不适宜生长。
家家户户的窗口都摆放花草或工艺品,不单给屋里人以享受,更愿把美传送给陌生路人,把对生活的爱传送到更远。
门前的草地连一片枯叶杂草都不见,宁静洁净。即使你没有见过这个家的主人,但依然能感受到他或她的勤劳宽仁。
昨天我们在此小憩并遇到老人,这是两位青年人开的小店,卖欧洲最常见的冷饮薯条,老少咸宜生意红火。小村只有很少的几家咖啡店,装修风格和河乡环境和谐相融,而要购生活用品只能走出村外的小超市了。
刚睡醒出来溜达的黑猫惊奇警觉地望着河对岸的两位“不速之客”
曙光初照河乡,冷冷的美色让人浮想、遐想,梦想......假如......
大树后面的是村中的教堂。一缕阳光斜照在绿草地上,树上鹅黄浅绿色、褐色叶子似片片剔透晶亮的碧玉玛瑙。可惜我们的相机无法拍出那种真实的美,后来才知道这是相机彻底“罢工”的前奏。
条条水道相连相通,村子后面是一个大湖,还有大片芦苇沼泽地。
不愿舍弃的一张照片。曾多次走过这间教堂,也从各个角度去拍照,而这张照片上透过初春晨光的教堂,少了那种肃穆清静,多了几分柔美温和。
一道道颇有特色的小木桥把整个河乡连接起来,人们就生活在河的两岸。村子内不通汽车,除了划船出入外只能骑自行车或步行。
村里全是各色芦苇盖顶的砖木房子,前屋后院树木围绕花香袭人,家家大门敞开无须提防盗贼,供水排水设施齐全,在家随时看电视上网,出门划小艇或开汽艇,开车外出则要到附近停车场取车(唯一不便之处)。
看到这个浩荡船队和岸上餐厅桌椅架势,就可略知节假日羊角村的盛景了。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到荷兰旅游者只知道沿海有几个大城市,而难得听说竟有这么一个秀美怡人的地方。
春花热烈开放如同燃烧的火,一旁是荷兰传统草顶木房。曾住过英国乡村草屋,可能那里冬天气候严寒的缘故,房顶和外墙远比荷兰的厚实坚固。
村里的东部沿河已开有好些酒吧,商业味浓些,不过尽管人多了船多了,由于对环境保护很严格,还未见有破坏的影响。
整齐的河岸垒石头并用木头作护围,以防泥土下塌。天长日久泡在水中的木头腐旧,走近水面时会闻到淡淡的木腐味,还好不臭。
芦苇草木房不但外观可爱居住也很舒服,我们和主人同住一栋房,二楼斜顶木屋里的两个大玻璃窗采光很好,晚上可以望见夜幕中的繁星。木地板的房间配有洗手间,干净周到。
这两种木桥都是采用当地材料制作,不但方便美观还不须花大钱,也成了羊角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快九点了,路上仍静悄悄不见行人。荷兰天亮早天黑晚,人们早睡晚起不紧不慢悠闲自在过日子。河乡之夜本想出去散散步(我们住在云南丽江时总在深夜带狗儿四处游荡),不料出门一看除了河道的路灯还亮着,路上连人影都没有。
蓝天、小桥、树倒映在水面,有一种让人难以言状却又心领神会的深幽意境。
梦中家园,虽然和我们的家乡是完全不同的景色,但同样感觉到一种亲切温馨家的暖意。
草坪上摆放三个盛牛奶的铁桶,那是装饰庭院所用的道具。村民生活富庶但也养些牛羊,从事种植小麦收割芦苇等农活,使用的全是机械化农具。和国内城里人与乡下人的概念完全不同,我们都觉得荷兰当个农民或许要比当“白领”更写意呢。
令人羡慕的生活——简朴单纯
在欧美发达国中,论犯罪率, 荷兰第三;谋杀率, 荷兰最低,为美国的四分之一;艾滋病感染率, 荷兰并列倒数第二(低于主张管制的法国); 离婚率 是倒数第三(高于信奉不许离婚的天主教的法国);青少年生育率最低,比其次的法国低一倍。
荷兰人重视家庭生活,就算夫妻离异,父母也有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陪伴孩子。双方预先商定交接时间,如一方不履行约定另一方可以上告法院。
返回旅店时,终于见到河对岸有第一个出门取报纸的人了。
村里的小店起码要11点才开始营业,荷兰是一个饮料文化国,吃得可以很简单,三文治+芝士片+肉肠片就OK了,而喝的却少不了啤酒、牛奶、红酒、果汁、矿泉水.....
荷兰,世界上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 从2001年4月起宣布正式合法化同性婚姻,截止到2003年12月为止,荷兰政府登记在册的共有5751对同性配偶结婚,而在同一时期内,在法律上同性离婚者有63对。
家庭、婚姻、子女,现代人对同性恋问题也持各种看法,不过大多态度是理解宽容的。
羊角村的冬天偶然也会下雪。由于临近海洋以及受北大西洋湾流的影响, 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因此其日温差和年温差都不大。沿海的平均温度在夏天约为16℃,冬天约为3℃。内陆夏季和冬季的平均温度分别约为17℃和2℃,感觉和云南宜人气候相似。
假若朋友们有机会到荷兰,一定别忘了来羊角村逛逛或住两天。我们翻开车行给的荷兰地图(仅有单张纸),总觉得很大路程很远,那是用看中国版图的老眼光。其实荷兰很小,从东到西或从南到北,开车一天足够了。
小船玻璃钢或铝板制作,浅底轻便易于水中行,用不会造成水污染的蓄电池的电动机,前后左右倒退手操很容易驾驶。游人上船前要确定自己行程时间,船家会给一张行船指示图,各人按路线看沿途指示箭头掌握好时间行进。
收拾好行李退房。开车到附近乡村田间兜风,这是一片洼地,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平坦的大地竖立着好些用铁皮制作的小风车,简易风叶迎风徐徐转动并将洼地积水抽送到水渠。地里种植小麦,牧草,更多的是枯黄摇曳的芦苇丛,村民用机器将芦苇割下捆扎运走。原以为村子房顶铺的是草杆,原来就地取材用的是自然资源芦苇。
荷兰是个福利国家,人民生活富裕安逸,城乡差别不大(乡村的庭院更大更美),家家门前后院都精心打理,宛如一个个百花齐放的小公园。我们顺村路随意开车走,每到村镇总会闻到一股干草 + 牛粪发酵后的酸夹馊味,老 B 笑说这才是原汁原味的荷兰乡村“原生态风味”。
到昨晚请房东代订的 VOF D'Olde Smidse 民宿。和羊角村老镇芦苇屋顶、木结构的传统老房子相比,这里西化多了,干净舒适,包早餐每晚 61 欧元。中午入住后趁外面下小雨睡大觉。
用机器收割的芦苇已捆绑好,准备运送出去加工成为盖草屋顶的材料。
还在发挥排水作用的小风车。后面的风向标可以随风灵活摆动,古代人类利用风能除了航海风帆外的另一项成果是风车。也有说中国、埃及、古巴比伦才是风车的发源地 ,欧洲的风车则是由十字军东征时(1 1世纪末至13世纪),由东方传至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后来又传到英国、荷兰和德国。
我们好奇地发现,荷兰的绵羊有多种天然颜色,白色、浅灰、棕色、淡红......童话中有女巫养彩色羊的故事,而曾报道介绍过外国正研究培育“长着彩色毛的羊”,不知是否成功?
乡村中到处可见的迷你形小马,非常温顺,递上两根青草就乖乖走近来。荷兰的牛马不会用作劳动工具,这种小马估计作为宠物豢养。
一户人家院子里的羊和马,照片中掉毛母羊个头比马妈妈还大,乍一看我们还以为马宝宝是小狗呢。
这是一个农家的前院
农家似别墅
下午阳光重现,步行回羊角村。这回我们租了一条电动小艇自驾游船河, 22 欧元两小时,船主示范指导后就交由我们驾驶出港了。小船悠悠河中游,两岸美色看不尽,老B不由记起十多岁时第一次学掌舵开船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
归途近黄昏经过一大湖,寒风劲吹白浪滔天小船起伏摇晃,四下张望茫茫湖水不见一人,真担心翻船当冻水鸭无人知晓,无奈硬着头皮开足马力顶风前进,最后终于安全驶入长满芦苇的水道。回想实在后怕,虽知道荷兰人人都是游泳健将(作为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考核定级发证书),但竟如此大胆让游客放手自驾实在服晒。
船长掌舵,小船离开码头,OK!
我们的小船缓缓进入河乡,自驾游船感觉就是不一样。
请注意挂在墙上或摆放在地上的大小木屐。荷兰标志性特产之一——木屐除了当作工艺品外,乡间依然大有市场。在ZUTPHEN 古城逛集市就看到不少摊档卖传统实用的木屐,单色(没有绘上花花绿绿的图画)每对约7-10欧元。
坐在船头看河乡,一条条小木桥从头顶穿过,水声潺潺。小河水深约1米多,上船时并没有像国内那样每人发件橙红色的救生衣,不过就算不小心掉下去也没事,水浅河窄扒两下就到堤边了。
一路无仙人指路,只好看图行驶,河道旁或桥上有路标,按箭头往村外前进。
在这里生活悠闲,时间似乎停滞缓走,一切都慢三拍。不像香港或广州赶早上班的人(尤其中心区内),连走路要都小跑。
荷兰退休年龄一般规定为65岁,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保经费短缺的压力, 政府在个人所得税法修改方案中,提出对提前退休者实行惩罚性征税。新规定凡在2011年前未达65岁,如63岁便提前退休者,将对其退休所得加征0.6%的个人所得税。
而荷兰人又是最不愿意告别“劳动世界”的人。在50岁至59岁的劳动者中,只有31%的荷兰人愿意尽早退休。 怪不得所见外出旅游的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听说我们50多岁就享退休福了都很惊讶,而这个年纪的荷兰“壮年”都忙着工作呢。
小船驶出窄窄河道来到一个大湖,此时风云突变刮起大风湖面掀起大浪,我们轻飘飘的小船在水中摇晃上下颠簸,几次被风吹离航线,而周围不见有船有人,更不用指望有救生员来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唯有硬着头皮加足马力乘风破浪前进了。
船长沉着镇定的操作我们终于平安驶入芦苇沼泽水道。春季的荷兰,天空中不时有归北的侯鸟群翱翔。 而在这片割完去冬芦苇,如今青黄不接的沼泽地里,也徜徉着各种鸟类。看到我们的小船靠近,这只仙鹤准备展翅飞去。
经过大湖时见到一对热恋中的天鹅情侣,可惜顾着逃离险地没有细细欣赏这难得艳遇。在水草洼地会遇独占一方的天鹅,显得格外孤独高傲。
即将结束九天愉快的荷兰之行,小船在空无一人的沼泽地水道中轻荡,老B高扬起双手放声大喊:“好嘢”!
晚上回住地在楼下餐厅晚餐。翻开旅客留言本发现中文汉字赞美之词不少,原来这是一家台湾旅游推荐的民宿。目前从大陆能来到此地的游客还极少(除留学生),狮子自然当仁不让挥笔留下墨宝了。
今天狂拍照 600 张——首破本次旅程记录。
初春的沼泽地,枯黄的芦苇下面已见有一簇簇翠绿新苗冒出,不久这里又将是一片绿色森林了。
欧洲人喜欢外出旅游,也爱把房子带上同行。每个城市或旅游点都设有专供房车落脚的场地,只交很少的钱就可扎营休息,供水供电、电视上网,厕所洗澡......方便省钱。
羊角村外停车场上一条看车狗,主人离开把它拴在车尾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