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Me,自助自驾游欧洲 荷兰篇(四)


(四)异国的古城春色

 

第五天 古城Zutphen——Arnhem

早起煮白粥,广州带来的萝卜干正好吃。玲今天不用上班,她的荷兰中国混血男孩伟能今年 10 岁,清纯健壮,上午和同学去踢足球,我们俩则步行到不远的 Zutphen 市区。

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老城。 远在13、14世纪 Zutphen 就是著名的汉萨同盟的重要成员(以德意志北部城市为主形成的商业、政治和军事同盟,最兴盛时加盟城邦多达 160 个)。在现代,这也是一个有许多故事的城市。1910年,世界著名汉学家高罗佩就出生于Zutphen。二战后期,德国第 6 伞兵师也是在 Zutphen 向英军投降的。

波涛滚滚的艾索河从城旁流过。城中有不少古老建筑,教堂和旧城墙,不时传来悦耳悠长的教堂钟声,鸽子掠过蓝灰色的天空。草坪绿茵茵,路旁高参天大树正抽枝发芽,樱花似锦开得很灿烂。

艾索河上方便船舶通行的开启式大桥

Zutphen位于荷兰中部,周围是绿色的牧场和树林,自然风光优美。夏季的艾索河有游轮顺流而下沿河观光,可惜我们到来时天气才刚转暖,无福份乘船逍遥。

在欧洲的任何城市或村庄都会建有教堂。教堂往往是最高的建筑物,是人们向往天堂,洗涤心灵的殿堂。

与法国德国相比较,荷兰的教堂朴素简洁。

这里也是一个旅游城市,游客多来自邻近的德国或本国,据说还未见过有中国游客的到来。荷兰旅游中心标志为vvv,形状如同一张热情的笑脸。不过中心里的旅游资料几乎全是荷兰文版,英文版的极难见到,我们本来就没有做旅程功课,仅靠一张简易地图,出行问路处处不方便,时时“一头雾水”。

小城清净整洁,感觉到春的召唤,爬墙虎长出新绿,长长的葡萄藤也开始冒出新芽了。

小镇时尚的街市橱窗和人们在城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荷兰是个高福利的国家,医疗、住房、教育、退休养老都有保障,人们生活富足无须后顾之忧。荷兰人是天生的园艺家,个个对自家的花园都精心打理,节假日剪草种花是重头戏。荷兰人爱花爱美,家中对外的那扇玻璃窗除了挂上白色抽纱窗帘,更少不了要摆放一盆盛开的鲜花。

 

下午开车南行,和玲及她儿子前往另一在德国边境处的大埠 Arnhem 。 Arnhem 唐人街放下购物的阿玲母子,这里地大人烟稀少,商店只能集中在繁华的市中心,而要想买到合适自己口味的“中国货”只能远道几十公里来大埠的唐人街采购了。

继续开车直奔城郊建于十四世纪初的 Rosendael 古堡,优美的园林和幽静的树林令人不舍离去。

 

古堡之春

温暖的阳光下,绿树绿草抽枝发芽,年青的情侣躺在草地享受日照,一派融融春光。

绿树围绕中的草顶房子,蓝天飘着白云,清风送爽,格外温馨宁静。

路旁的一幢草顶平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如今这种怀旧舒适的老房子只有在乡村或小城镇才能见到了。

春水荡漾春花绽放,湖对面的庭院里堆放着劈好了的木柴,冬天已去春天来临,还是留作明年寒天再用吧。

建于1314年的Rosendael 古堡,原主人为盖尔大公,十五世纪曾遭大火烧毁后重建。以后的数百年间几经转让,1977年古堡的最后一任主人辞世,把古堡庭院和拥有45公顷的森林留给了当地的乡村协会。1990年这座经过全面修缮的古堡正式对公众开放,管理者为Arnhem城堡之友基金会。

春树碧水,一对大雁缓缓游过来。荷兰政府很重视环境的自然保护,人们也都有自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

现这座古堡里主要用作展示古旧的家俱和贵族生活用品。周边是一片树林,同属古堡范围。

蓝天中一架喷气式飞机直冲云霄。 从16世纪中叶开始,西方殖民主义势力迅速向世界各地渗透。 1622年荷兰侵占了我国台湾,作为其在亚洲的重要贸易中转站并大肆进行掠夺。1661年,郑成功为建立一个有效的抗清根据地,率师2.5万人横渡台湾海峡,将台湾一举收复,从此结束了荷兰盘踞长达38年的历史。

阳光穿过嫩绿的树叶照射在铺满厚厚枯叶的林间,枝头鸟儿唱着欢快婉转的春歌,苏醒的大地万物竞生,朝气蓬勃。

湖畔的一棵樱花繁花满树,草地铺满星星点点黄白色的小花。在荷兰极少见到裸露的泥土,空气清新纯净,举目所见尽是绿草地和树木。荷兰的园艺发展长盛不衰,享有“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的美誉 。

荷兰气候宜人,风调雨顺。由于地处欧洲西部海岸,与大不列颠岛遥遥相望并构成漏斗形尾部的地理特征,大西洋季风从北海长驱直入, 荷兰正处风带要冲,长年受益,因此风车也就应运而生了。荷兰农作物生长旺盛,大量种植的经济作物(如花卉运送到世界各个地方,荷兰是欧洲区域名列前茅的富国。

随着阵阵激越强劲的音乐声,一辆大篷车疾驶而来,车上盛装的年轻人高声欢呼还频频招手呢,他们愿意热情洋溢地把自己的快乐传送给陌生的路人。于是我们也像其他人一样,开心地高高扬起了手。

大埠 Arnhem市中心的唐人街,看到“广州酒楼”几个汉字感到特别亲切。玲所居住的小城极少中国人,平日打交道的都是“荷兰鬼佬”,不过节假日会和几个相熟的老乡小聚喝茶聊天。这个酒楼是他们常聚的地方,也是玲儿子爱去之处,因为有他喜欢吃的中国“肠粉”。

 

再次与阿玲母子会合后,帮她将一部电脑送到到 Ni 埠一个娶了中国广东肇庆媳妇的荷兰朋友家中“检查留医” 。

暮色中来到被玲亲切称之“妈妈爸爸”的 Fokker 老夫妇家里,参观他们拥有一公顷 土地面积、坐落在一片密林中、度过了 42 年的舒适家园。这两位荷兰老人对中国很有好感,多年来给玲等流落异乡的人们无私的帮助,他们五个儿女中的两位还成了中国女婿呢(接收电脑维修的就是他们的小儿子)。

老人都是有文化修养的人,对中国历史文化也有所了解,幸亏能用英语交谈,彼此海阔天空随意聊天很有意思。他们浏览了我们束河如意坊网站,饶有兴趣听老 B 作中国云南风情风貌的专题介绍,狮子是“英盲”只能老老实实一旁充当“听长”。

驱车归来时,已是深夜 11 点多了。

 

玲捧着一束漂亮的白玫瑰送给她的荷兰爸爸妈妈,还亲热地给他们来个见面亲吻礼,双方在对方的左右脸颊上留下热烈的亲吻。 荷兰人爱亲力亲为劳动(雇人人工很高也是其中重要原因),这是老人和儿子亲自动手刚修建好的房子一角。房内和庭院最大的特点是桌椅特别多,仿佛等待孩子们回来团团坐满,看来独居老人最大的幸福应是儿孙满堂之时了。

我们的到来让老人喜出望外笑容满面,特地泡上中国茶(儿媳从国内带回)款待。谈笑外还带我们屋里屋外巡视一番,装修摆设很讲究,众多古董中还见有不少中国工艺品,其中一个瓷器挂盘是他们多年前所买,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了。

在他们家小客厅里我们与Fokker 老夫妇的合影照,前面的男孩就是伟能,拍照者是玲。老人很好客,还热情邀请我们到家里小住几天呢!仅仅一面之交竟让我们深深感到一种久违的真诚和纯朴,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警觉戒备心,简单活着心不须太累。

 

第六天 皇室之城——阿培尔顿 Apeldoorn

据说荷兰常年多雨少见阳光日子,可我们实在好运,每每出动游玩总遇到晴空天。

荷兰的华人多集中西部沿海地区,而其他省份很少,玲所住地区更是没几个了。玲是改革开放中最早敢于“打破铁饭碗”一族,后来独身漂洋过海闯世界已有近二十年了,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只能用“历尽艰辛”一词作人生注解。

如今玲单亲带一个儿子,还是属“荷兰穷人”,但依然乐观勤奋,闲时喜欢和儿子外出开车周游列国。玲现从事的工作是化工电脑绘图,让她颇为自豪的是属于一般华人少涉的“白领阶层”,虽收入(扣除税费及优惠后)和闲赋在家靠政府救济相差无几,却也乐意早出晚归忙上班,按她说法——不用常年闷在家那么百般无聊。

 

荷兰的村路,中间是对开的两车道,一侧是自行车专用道,有绿化带隔离保证安全。大地平坦道路规划设计很人性化, 骑自行车既安全也方便,不但省了堵车的烦恼,也可以尽情欣赏路边风光。骑车、乘公交车还能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而干净的空气、宁静的街道也使人们更乐于骑车出行,这是一个良性的互动。

途经的小镇。这里距德国不远,所见的市镇乡村风光都和德国相似,教堂高耸的尖顶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路旁树嫩绿翠青一片,也有满树绛红,给刚到的春天带来更多的色彩。

房子各不相同,每栋每户都有独特的设计风貌,小院栽花种草,外墙绝对整洁美观,大玻璃擦得一尘不染,窗台上永远有别出心裁摆放的鲜花或陶艺品——荷兰人对自家窗户的重视可不是一般化,因为那是代表着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的态度。

阿培尔顿 Apeldoorn 离皇宫不远的一个住宅区。汽车是荷兰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上班往往在其他的城镇里,有的甚至挺远,玲上下班要开车三个多小时。

4月30日的荷兰女王节(Koninginnedag)对荷兰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节庆。 每到这天,荷兰全国不但放假一天,而且大肆庆祝。 荷兰人庆祝女王日的方式与众不同,红白蓝相间的国旗、游行的队伍及热烈的音乐会 充斥着大大小小的街道,尤其特别的是到处可见橙色的东西:衣服、旗帜、帽子、充气气球……原来女王家族的姓“Orange”就是橙色的意思,所以当天的居民及观光客都穿着一身代表皇室的橙色,以符合节庆的意义。  

这是摆在街上的分类垃圾箱。荷兰全国55%的垃圾得到再循环利用,报纸、卡纸板和玻璃的再循环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居于前列。 居民的垃圾分类在欧洲仅次于德国位居第二。通常普通家庭都会有一棕一绿两个垃圾箱,分别装有机垃圾和其他垃圾。而另外几类垃圾就由居民用垃圾袋分类装好,并且按类别投入到不同的大垃圾箱收集口里。我们住在玲家也被告知要先学会“扔垃圾”。

荷兰给人的感觉很干净。不论走在哪里,满目是绿茵茵的草地,轻盈流淌的河水,整齐漂亮的房屋。享受这些的同时,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环境保护这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

 

中午开车出门,沿途是秀色可人的绿草场和精致美妙的村镇,借用玲的卫星导航仪,虽不识荷兰文字,也顺利到荷兰皇室之城——阿培尔顿 Apeldoorn ,周日城内部分区域停车免费,我们有福享用。

周三是荷兰女王生日,全国皆大欢喜放假庆贺,只见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红白蓝三色国旗,在王宫大道路口的“王宫酒店”阳光下小歇叹咖啡红茶,(主要为借用卫生间解决问题,荷兰公共厕所很难见到),仅花了 3.8 元!呵,比之阿姆斯特丹那西餐的红茶(每小杯 2 元)要实惠多了。

阿培尔顿的历史已经超过 1200 年,这是围绕 Raadhuisplein 广场建造起来的古老中心。宽广的森林围绕着这个绿色的小城,街道的景色多是草地,宁静的湖泊和百花吐艳的公园点缀着市中心和住宅区。

旅游淡季期间,我们所到之处多见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荷兰人口规模在西欧国家中处于中等偏上,人均收入水平却位居前列,为应对今后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国家对养老体制改革与养老金运行管理很重视。 荷兰养老保险体系由国家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三个支柱组成。其中,国家养老金是基础,职业养老金占主导地位,个人养老金是补充。

参天大树的林荫道通向海特罗皇宫。昔日荷兰皇室炎夏最爱到阿培尔顿(Apeldoorn)的“罗宫”(Paleis Het Loo)避暑的宫殿现已成为了博物馆,不过还珍藏许多皇室的用品,而皇宫本身和周围的庭园,则是保持它17世纪时的模样。

很喜欢这片刚吐出新叶欣欣向荣的树林,尤其逆光拍照会特别通透有层次感。 位于荷兰心脏地带的阿培尔顿,拥有一片广大的森林,而皇室昔日的避暑山庄“罗宫”就在这片森林之中。

乘坐两匹骏马拉的古老马车,途中距离约500米,花10欧元的钱就可以过过瘾了。

 

不过, 阿培尔顿真正久负盛名的是海特罗皇宫。 宫殿位于阿陪尔顿森林的正中,建于1685年,最初是荷兰总督威廉三世打猎用的别墅,在路易·波拿巴担任荷兰国王的时期才成为宫殿,后来一直归属于新皇室奥兰治家族。奥兰治——英文Orang的译音, 此后直至1975年海特罗宫一直是荷兰总督和王室的避暑胜地。 1984 年经过大规模的整修,皇宫和花园都恢复了原来 17 世纪的风貌,并改为博物馆对外开放,门票 10 欧元 / 人。

内进走马观花转一圈,感受一下从威廉国王和玛丽皇后时代到薇赫明娜女王执政时代 300 多年的皇家奢华生活和环境。在皇宫后花园几何图形精致的巴洛克庭园仅停留不到十分钟,就被急着要下班的工作人员驱逐出境,我们是今日的最后两位游客。

其实对王室用品徽章等本来就没有什么兴趣,更钟情的是王宫外面郁郁葱葱的森林和林荫道,还有那大片长满黄色白色可爱星星小花的草坪。

这个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是皇宫马厩,里面内所展出的是皇历年家御用马车、猎车、雪橇和老爷车等收藏品。

这间房子是供皇家骏马所住,通风光亮,吊灯、大挂钟......好像现在的大学生宿舍都没有那么宽敞喔。

被森林、湖泊所包裹的避暑山庄“罗宫”,褪去它属于皇家的神秘之后,让它原本的美丽和浪漫也有机会让平民和国外来的游客参观,享受属于皇家级的美景。

皇宫马厩宽而长的的大走廊,一侧的房间里现当作文物展览室,不能内进只能隔着玻璃窗观看。

皇家成员乘坐过的豪华汽车,除了老爷车、奔驰车外还有供小王子小公主坐的小型迷你车。

皇室的马车马具用具。有人总结发言说:古代的男人炫耀的是战马、利剑、女人,现代男人追求的是汽车、电脑,还有女人。此话说对了吗?

这些图片展示了历史的变迁皇权、皇室生活的变化。荷兰王国自1890年以来一直是女王当政,现任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是荷兰连续第三任女王,也是荷兰第六代君主。女王被认为是世界最富的女人之一,拥有七座城堡、荷兰壳牌石油、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等大股东,还开设荷兰最大的赌场。

不过女王深受国人爱戴。她像祖母、母亲一样有良好的教养,厌恶浮华崇尚质朴,甚至外出购物都骑自行车。比起国内的那些贪得无厌奢侈无度的贪官腐败者,具有法学硕士学位、出身高贵而亲民的荷兰女王要高尚得多了!

海特罗皇宫

快步走过罗宫内的几十个房间,已是头昏脑胀,罗宫经历了多个君主执政时代,带着每一个主人和时期的烙印,不可避免地留下历史的痕迹。宴会厅、书房、卧室等陈列着皇室收藏的古董、装饰品、服饰及家俱用品等。看后觉得比起英国、法国皇宫的那种铺张奢侈,罗宫给人总的印象如同它的外墙那样,算是简朴实在的。

坐在宫外长椅歇息的老人。我们一路遇到很多这样的人,坐着轮椅拄着拐杖,独自或和老伴相互搀扶,细细地回顾远去的时光,品味着眼前的一切。假期中的年轻人和孩子们疯一样涌到各个旅游景点,而步入暮年,有了时间、金钱,也不须时时照看儿女的人,实在应留些时间给自己,在淡季里出门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挂在墙上的一面鲜艳红旗和列宁像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橱柜里还摆着各种战争勋章和纪念品,原来这是前苏联政府所赠送的礼品,怪不得那么眼熟。荷兰和中国长期以来友好往来,女王也曾两次访华。

皇宫花园。修剪得整整齐齐如同刀切般的灌木,呈规则对称的直线或几何图形,令人惊叹的美中觉得有些呆板,这些和巴黎凡尔赛宫酷似的法式园艺是专门请法国建筑园林师设计。

园中有不少喷泉和流水,楼梯更多的是一尊尊分布花园的石雕塑,这些形态各异、精工细雕、散发着浓郁古典主义风格的雕像十分优雅。

此时的皇宫花园已空无一人了,在工作人员(保安)的频频催促下旋风似地拍了几张照片就匆匆离去。

栩栩如生的石雕像

绿茵草坪里,一位身穿粉红色纱裙、打扮成童话中小公主的女孩在父亲的召唤下蹦蹦跳跳跑过来。给暮色中渐渐寂静黯淡的皇宫花园增添了几分活泼灵气。

 

玲和儿子在家等我们回来一起在花园烧烤晚餐。

在此小住如同回家,每天更妙的是可以方便上网。玲正筹划放假与儿子一起到阿姆斯特丹女王生日举办的跳蚤市场逛逛,余下几天则驾车带帐篷到德国的“黑森林”景区旅游度假,网上查询资料至深夜。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

荷兰篇 (一)阿姆斯特丹掠影(二)上帝的御花园——库肯霍夫(三)花花世界的精彩(四)异国的古城春色(五)荷兰威尼斯印象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