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Me,自助自驾游欧洲 法国篇(八)


(八)永远的古罗马之梦

 

第二十四天 卡马格-阿尔勒—嘉德水道桥

早餐还是自己搞掂。白粥(三天未吃过了) + 萝卜干 + 面包 + 奶油。

今天计划先后到“具有艺术和历史氛围的城市”阿勒斯 Arles 及嘉德水道桥,晚上住古镇乌舍斯 Uzes 。昨晚下雨早晨阴天,只见头顶的乌云像一群群灰色的鸽子在树梢上空疾飞,阵风吹得树叶哗哗作响,即时让我们记起这里是地中海边,典型的海洋气候。

十点多开车到达阿尔勒古城 ARLES ,蜿蜒曲折的大街小巷、石头铺的广场处处是古罗马风格的建筑。公元前 49 年,当凯撒大帝赢得了阿尔勒之后,这片大罗纳河流域、小罗纳河支流南部的地区便迅速发展繁荣起来了。

而艺术家们仿佛格外钟情阿尔勒,凡高在这里画了近 200 张油画,留下了如向日葵、鸢尾花、黄房子和古罗马竞技场、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等绝世佳作。

 

阿尔勒的阳光和色彩

阿尔勒曾为希腊殖民地。公元前46年,古罗马恺撒大帝下令将阿尔勒作为退伍军人养老之地。时至今日,古罗马竞技场、剧院、公共浴池等遗迹仍诉说着这座城市远逝的繁荣时光,满足许多人的怀旧梦想。

徜徉在阿尔勒的大街小巷时,常常会误以为置身于意大利的某个古老小城中。

阿尔勒是一座整年沐浴在法国南部明亮阳光中的千年小城,一个颇受青睐的旅游地,一年四季迎接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游客。其中阿尔勒著名的还有每年7月至9月间的国际摄影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各色照片让这里掀起旅游高潮。

 

我们走进凡高渡过生命最后时光的大院里,一切景物如他所绘的画中那样:阳光照在黄色走廊拱门、白色墙壁上,花园中间一眼清亮的喷泉、开谢了的紫色鸢尾花 …… 不过那几棵大树不是光秃秃而是枝叶繁密。

时过境迁,当年赋予凡高灵感、让他在画作中描绘最多的的阿尔勒,地中海阳光依然热情洋溢地照耀在大地上,罗纳河永远温柔地流淌,人们深深缅怀这位生前郁郁不得志的画家。

 

1888年2月凡高为寻找阳光离开巴黎来到阿尔勒, 在这里住的15个月里,用心用画笔把阿尔勒的阳光烙在世上所有爱画人的心里。

荷兰画家凡·高(公元1853~1890 年),是现代印象派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凡高命苦一生坎坷, 1890年的夏天在阿尔勒完成了《麦田群鸦》——他最后的一幅画,画中的麦浪金黄,有力地翻滚着,有一大片乌云席卷而来,还有一群乌鸦盘踞在上空。仿佛是一种不祥的预兆,不久凡高就在这片麦田里举枪自杀。

阿尔勒的田野、星空、纯情的少女,甚至连这所凡高曾居住过的疗养院都成了他的“模特”,在他的画布上留下了象征温暖和生命气息的黄色印迹 。我们发现凡高的对金黄色和宝蓝色特别偏爱,大量作品中恣意泼洒,以宣泄自己内心那极为压抑痛苦甚至扭曲的情感。

凡高的世界充满激情,从他的向日葵到他的星空,都是这样,热烈、迷乱,充满着狂热而寂寞的情调,留驻了生命中一些永不再来的东西,华丽而凄美。在岁月时光的110多年后,依然令人唏嘘、感叹 。

阿尔勒因有凡高而更出名,当然,凡高不会知道在他死后,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他狂热落寞的一生,在法南的阿尔勒划上句号,结束了贫穷、艰辛和苦难。

凡高的《向日葵》。这不是一幅传统描绘自然花卉的静物装饰画,而是一幅表现阳光,赞美阳光和旺盛生命力的欢乐颂歌。画中那一朵朵向日葵在阳光下怒放,仿佛“背景上迸发出燃烧的火焰”。正如凡高自己所说的:这是爱的最强光。

 

凡高的《夜间咖啡馆》

 

曾留下凡高足迹的地方依旧保持原貌,只不过这里一楼改作咖啡座或小商店了,里面出售凡高画作仿制品、画册及相关纪念品。

这些老房子里曾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 法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国,始终保持世界第一旅游大国的地位,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0多万人次,超过本国人口。而有悠久历史文化艺术的众多古城更是热门景点了。

街头一位男人正专注看橱柜里展示的枪支。 近年来,法国社会治安状况有所恶化,大有“赶超”纽约之势。针对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的抢劫案件时有发生。 同胞们,到法国尤其巴黎旅游可要提高革命警惕紧紧捂住自己的钱包喔。

全年平均强日晒超过300天的阿尔勒充满了勃勃生机。无论是明媚灼热的地中海阳光,还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亦或是泛黄色的石质古罗马建筑,都在默默渲染着这座主色调是黄色的城市。

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这个古老而有魅力的城市,探访历史留下的点滴痕迹,追寻艺术大师的足迹。

大门上方匾牌的数字告诉我们,这是一座十九世纪中叶落成的老房子。

 

正巧,市政厅前的广场上举行群众集会游行,人们成群结队甚至拖儿带女前往,高举旗帜横幅,兴高采烈好像朋友聚会,有人拿着麦克风讲话,两部警车在一旁维持秩序。因不知所云只能猜想,游行集会内容似是纪念 1968 年的马赛五月风暴。

晚间电视新闻报道今天法国各地均有游行活动并准备举行罢工,真有意思,也让我们见识了何谓现代民运。

 

连警车也到现场护驾,并没有如临大敌的感觉,全场气氛温和,警察脸上也有笑容。

游行者手中举着的牌子写的是法文,也不知是什么内容。我们和不少游客一样,好奇并跑到队伍里面凑热闹和拍照。

现场有点像“趁墟”,队伍从四面八方过来集合,有电视台的记者摄像,狮子居然还大摇大摆地窜到所谓主席台上拍照呢。

在共和国广场中建于11-12世纪的代表罗马建筑风格的圣特罗菲姆教堂,大殿高达20米,教堂门口两侧浮雕再现了《最后的审判》场面。这是法国具有代表性的罗马式教堂之一。

教堂厚重古朴的大门,上面铆着的铁艺镶花多么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台阶坐着两个同样浪迹天涯的人,一个是潇洒来旅游的金发女郎,而另一个则是目光呆滞乞求路人施舍的“外国难民”。

古巷深深

沿街住宅不少也改作旅游商店了,不过都还保留原汁原味的韵味,不像我们国内的所谓“复古老街”,莫名其妙大肆拆除改建后又“穿衣戴帽”粉墨登场,其实早就失去了原来的那种熟悉亲切感觉。

 

阿尔勒的地理位置处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罗纳河口附近,是一个仅有五万人口的小城市,但它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的原因,关键在于它有众多的罗马建筑古迹。

来到著名的半圆形古罗马剧院,正在大动土木搞维护维修,以迎接夏天举办的露天音乐会,仅在铁栏杆外拍了几张照片。这座直径 102 米 的剧院修建于公元前 1 世纪末期,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不过几百年来人们都把它当作自家建筑材料的便利来源,现仅有遗留不多的断柱破石了。

而专程来观看的罗马圆形角斗场(也称竞技场) 同样维修中,重叠的铁架几乎把场内座位裹起来了,在外围转了半圈,仰视这座同样也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宏伟庞大建筑物(可容纳 12000 名观众),想象着当年的角斗士血腥表演情景,奴隶和罪犯在疯狂的观众面前互相厮杀直到死去 ......

 

这是罗马帝国最古老的剧场之一,这座半圆形阶梯式座席的剧场可容纳8000名观众。现在舞台上只残留着几根大理石柱子,后面的墙壁已严重损毁,但即使这样,它仍然作为每年演唱会和歌剧表演的主会场,努力地发挥着它的作用。

导游正向游客作罗马剧场千年兴衰的解说。因我们是自由行,对景点了解仅能从有限的书本、网上资料中获取,而法国除用本国文字外似乎对其他国家不屑一顾,“i”信息很难找到英语版,中文更没有见过了,旅游信息推介方面远不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做得好。

人们流连于断壁残垣之间,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其实无论为王或为寇,最终也不过黄土一杯。

残破的剧场石拱门,还依稀见当年的宏伟和精雕细琢。

远观古罗马剧场遗址。剧场建于山顶上,是古罗马时代的娱乐胜地,在中世纪时则被用作石矿场,而时至今日再次成为娱乐胜地,仲夏之夜常会举办露天音乐会表演。可以想象,星空下坐在这个两千多年前就有的古老剧场里欣赏美妙音乐是何等的诗意。

阿尔勒是欧洲古代城市向中世纪文明过渡的一个范例。这里处处留下了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遗迹。

闻名于世的古罗马时期圆型角斗场外一角

双层拱廊围绕角斗场一周,外墙那些巨大的石头拱门,经过上千年岁月的侵蚀,依然在蓝天下巍然屹立。 很难想象在2000年前的那个愚昧落后时代里,古罗马人究竟是如何创造了这样的人间奇迹,为后人留下永远值得瞻仰的世界文化遗产。

圆型角斗场稳稳地端坐在镇子最高处,要登上多级阶梯才能到达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物跟前。假如不是高空拍摄,那是无法将角斗场全景一览的。

地下门廊是一道双层马蹄形拱廊,它曾是罗马帝国时期的粮库。

古城街景

 

沿角斗场门前的小街走出老城,沿河欣赏大罗纳河边的美景,但没有像在亚维农的河边那样看到许多游鱼。再沿古城的老街返回,买了两条棍包、两个牛角包、一个大蝴蝶酥,回到车上当午餐。

 

当年森严壁垒的古城大门向人们日夜敞开,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

罗纳河走过了千山万水,来到这里时已变得相当平静宽阔了。

河畔的一片房屋,姹紫嫣红的花儿、青翠欲滴的绿藤、高高低低的土瓦、斑驳古朴的石墙......天然成就的一幅春日图。

绿藤爬满了这栋四五层高的楼房

市中心区里的一处文物遗址。只见有导游向游客指指点点,但不知所云。

一家糖果店的橱窗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糖果。普罗旺斯盛产水果和蔬菜, 各色糖果和果脯,其中普罗旺斯杏仁软糖calisson最引人垂涎。

 

午餐后驱车直奔西北方向的嘉德水道桥。 这次法国之行我们时时触摸到远在千年前留下的历史遗迹,深感 “ 罗马 ” 不但代表了一个帝国,同时也代表着人类文明和一个曾经鼎盛的时代,而法国南部更是处处可见高卢—罗马遗迹的地方。

约在公元 50 年,罗马帝国耗时 15 年,用高超的工艺建造了一座 50 公里长的水道,将山间的泉水源源不断运抵重镇尼姆,其中难度最大的工程就是建造嘉德水道桥。这座桥高 50 米 ,长 275 米 ,用每块六吨的重石建造,上下分 3 层,每层都有数目不等的圆形桥拱。

泉水在桥的顶层通过,下层供人通行, 25 米 长的桥拱跨度保证了河水的流畅及来往船只的通行无阻。设计者考虑到嘉德河水时有泛滥,墩底部设计了分水角,桥身呈现轻微弧度,它是罗马时期高度发达的水利工程技术的绝好例证之一。

面对这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经历了两千多年岁月依然雄伟坚固傲然屹立的水道石桥,我们从心底发出深深赞叹:壮哉!

 

途中经过路旁葡萄园,看见远方立着一排三叶电力风车正徐徐转动。

有人在嘉德水道桥下游的激流中划船

站在桥下仰视这浩大壮丽的水利工程,这是两千多年前人类劳动的创造,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没有现代的电脑仪器,全靠惊人的智慧、勇气、毅力和严谨的工作。想到刚刚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那么多短短几秒钟就轰然倒塌夷为平地的崭新教学楼,无数石瓦砾下冤死的孩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人们骑车远道前来瞻仰千年前人留下的伟绩

说到古罗马自然会与一个伟人的名字联系起来,他就是出身于贵族世家、才华横溢的统帅恺撒(公元前100年— 前44年)。 他是古罗马的终身独裁者,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成为古罗马皇帝和最高统治者,也更像是一个君主。

而恺撒收养的甥孙马可·屋大维在夺取了恺撒曾经拥有的所有权力, 成为“奥古斯都”——罗马的第一位正式皇帝后,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屋大维将罗马军队变成遍及帝国大地的常备队,将罗马语言和罗马文化传播到欧洲和地中海地区。他开始实施了一个巨大的建筑计划,并充任艺术的保护人,从而使罗马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

石墙上有不少被刻写的文字,估计是“某某到此一游”之类(可见这并不是中国独创特色),落款时间是:1830年,据今已有178年了。作恶者不会想到自己的一时兴起之作竟成了永久的“文物遗迹”。

水在桥的顶层通过,长而宽的下层供人通行, 就算在科学发达的现代,这样的庞然大物也很不简单,何况是在荒蛮时期生产力很落后的两千多年前!这简直不可思议。 2002年水道桥经受住了自上世纪以来嘉德河上最猛烈的一次山洪(不会像中国频繁出现的“百年不遇”吧?)。

屋大维统治时代还以赞助文学的热情同样慷慨赞助艺术和雕塑,留下了阿波罗神庙和其他各种神庙以及罗马广场等许多大型建筑项目。 而被后世罗马史学家称道的“五个好皇帝”时期则是古罗马最强盛和具有创造力的辉煌时期。

“五个好皇帝”时期是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统治最稳定的时期。 罗马的文化、政治和法律得到广泛的传播, 与东方的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其贸易通道主要为“丝绸之路”。此后这条商路沿用了几个世纪,从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大夏直至中国。

同在这一时期,罗马进行了最大规模的一系列建筑活动,其中有营建罗马的万神庙和罗马圆形大剧场,供角斗士比赛。庞大的引水系统等。所有伟大的工程都建造于这一时期,而我们眼前高高屹立的的嘉德水道桥也应在内。

这是为水道桥输送水的岩石涵洞,当年的泉水就是通过涵洞源源不断运抵重镇尼姆。嘉德水道桥选址在两座相对靠近的岩石山岗上,桥的距离可尽量短,河床坚实牢固,建桥就地取材,可见古罗马人非凡的聪明智慧和魄力。

牌上图示:蜿蜒向下的白色线路为嘉德河,蓝色线路为修建的水利工程,而跨过河谷的就是嘉德水道桥。这座以拱形为基础的水利工程共动用500多工人,耗时15年开山凿石 ,用高超的工艺,将山间的泉水穿过崇山峻岭运抵附近下游的尼姆市,每公里落差仅24厘米。

从嘉德水道桥上往下游方向望去,现在的河水流量不大,露出高陡的岩石和长满杂草的河床。河畔的一栋小楼现为博物馆。

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一步步爬上桥侧的石头山,登高远望两岸郁郁葱葱漾清波的嘉德河上游。

嘉德水道桥的线条是如此的轻盈和柔和,而当它以巨人的身姿展现在眼前时,一切都变了。它让人联想到疆域辽阔的古罗马帝国的强盛,皇帝和奴隶对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虽然罗马帝国最后土崩瓦解, 但她曾经的辉煌却永载史册。

 

网友游记中对小镇乌舍斯有美妙的描写和回忆,故引起我们的兴致,很想清净悠闲过两天。可等我们终于转入镇里,眼见一辆紧接一辆的汽车长龙、长窄的街道上呼啸飞驰的大车小车,顿时大失所望,并决定不停留即时走人。

浪迹天涯无所谓,向着明天将要去的塔恩峡谷米约高桥的西北方向继续前进。以为法国可以像在英国、新西兰那样随时找到乡村民居家B&B ,错啦!飞车几十公里居然难寻到旅店,更搞笑的是明明看到路边 HOTEL 指示牌,问路村民吧,英语+法语+爪哇语齐上阵也不顶用,兜转几圈都无法找到能让我们栖身的店家。

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开车到一个拥有几好条街还算兴旺的镇子,东张西望也看不到有酒店,幸亏有路人指点最后摸到镇外大路旁,一家餐厅兼旅店还有最后一间房——可住 5 人、每晚 68 欧元。石头老房子,房间窗外是一片葡萄园。

 

小镇乌舍斯路边有一个有关酿制酒类专题的博物馆,这是放在户外展示的一套酿酒蒸馏釜。 普罗旺斯地区是法国最大的桃红葡萄酒产区,清澈亮丽的桃红色闪耀着阳光的色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留宿旅店窗外就是一个葡萄园。春雨绵绵暖意融融,沉寂了一冬经剪枝的葡萄苗也开始抽芽吐枝,园内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炎热的夏末是开始采摘葡萄的时候,而金秋也就是收获快乐的季节。

 

查阅资料得知今晚落脚处为: St.-Hippolyte-du-Fort 市, L'Auberge Cigaloise 旅店,嘿嘿,水蛇卵那么长的地名。

晚餐自己动手,生菜 + 茶叶鸡蛋 + 面包 + 奶油。餐后水果:红艳艳水灵灵可爱的车厘子。途中果园购买 5 欧元 / 公斤,比起昨天买的要新鲜多了。

不觉出国已二十多天了,“快活不知时辰过”,法国的最后一周时间要开车穿过中部高地、卢瓦河谷、巴黎。但愿顺利一路平安!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

 

法国篇 (一)漫步里昂 ..........(二)金色阳光里的亚维农

(三)蔚蓝海岸的记忆 ...........(四)徜徉在千泉之城

(五)最美丽的山谷——吕贝隆 ...(六)情迷普罗旺斯

(七)罗纳河三角洲的红霞 .......(八)永远的古罗马之梦

(九)高山之巅飞彩虹 ...........(十)人间仙境卢瓦河谷

(十一)走进巴黎 ...............(十二)绿色遐思-枫丹白露

(十三)法兰西.中国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