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 回龙山


走进龙山农场,只有一条笔直的水泥路,没有大门。

 

龙年回海南,这是我在2012年的一个心愿。三月初春时节,我们一家 -- 先生、女儿女婿开车来到龙山农场。

海南,我的第二故乡,在此我度过了人生一段青春年华。1968年初冬离开广州到儋县西庆农场(五师三团),1971年夏调到新团龙山农场(五师十六团),直至1973年秋招生回城读书。整整五年的艰苦岁月啊,难忘那绿海般的橡胶园,遍野蓬勃茅草地,苍茫的南征山林,风雨中摇摇欲坠的茅草房,打满血泡开裂的双手、红肿的肩头、被荆棘扎伤的脚板,永远补不完的破旧衣衫......

最刻骨铭心是患难中的真挚友情,知青农友间的鼓励和帮助,老工人兄长般亲切的关怀,老团长老连长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五位知青(广州知青三人、潮汕一人、台山一人)成了龙山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女拖拉机手。在那个年代,能驾驶着红色拖拉机在祖国大地耕作是多么的荣光!龙山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我们的希望和汗水。

如今,岁月风霜染白了满头青丝,再次回到北部湾畔的这片已变得陌生的土地,努力寻觅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我们要告诉孩子们:这是父辈当年曾走过的路,双手盖起的瓦房,开荒流汗种下的橡胶树。

 

在2009年海南农垦部分农场重组,龙山被并入八一农场。

当年在场部路旁种下的椰子树已长得很高了。右侧数栋漂亮小楼是场部领导居住房。

左侧这以前农场最常见的传统瓦房,显得沧桑老土。

农友们,还记得这个水塔吗?

场部路旁有一片芒果林

 

新团——即由五师几个农场抽调人员各为连队而组成,有西华的新华队、西联的小岭队、西流的峨豪队、新盈的利拉岭队、以及西培农场组成的基建队畜牧队,而我们则在由西庆农场组建的大讲队。

开荒种橡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当年种下的橡胶树现是最佳收获年份。目前的龙山农场已发展有十多个队,经济效益为海南农垦系统首富之一。

 

向路人打听后,开车经过这座桥前往大讲队。通向大海的河建有水坝所以水位挺高,从前没有桥来往只好淌水,每逢大雨发大水就无路可走,有一次我冒着危险游过河回团部,被急流冲下100多米远才爬上岸。

对这条路还有印象,只要顺着这个方向走就可以回到我们大讲队了。

刚收获的甘蔗地。农场工人除管理种植包干的橡胶林外,若勤力种蔗养牛搞副业也可增加不少收入。

大讲队就在眼前,可全变样了,几乎没有往日痕迹。

喔,这栋老瓦房似乎有些眼熟。

虽是停割季节,而队里闲人很少,看到我们有人主动打招呼,得知是老知青回家更是热情。

 

这栋瓦房也是我们当年建的。1990年春节第一次与农友结伴回农场,老工人老魏对着铁姑娘刘青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她曾创下一口气86大锤的打石头记录。

 

杨桃树下的这位兄弟是老工人儋州伯——王旦湖的小儿子,当年的小家伙现已人到中年。说起收入脸上漾起满足的笑意,割胶时每月可以拿到2000-3000元,“这个水平在大城市过日子很不容易,而在农场就相当不错啦”。

破旧的老瓦房东歪西倒,门前的几株波罗蜜树粗壮茂盛。前人种树后人吃果,当年种树人今何在?

屋前的杨桃树则是后来人所种

老连队住地就在不远的树林后面,现成了荒草地,那口水田边的清水井已废弃多年。

城里的年轻人对我们的过去难以理解,对黄牛母子倒很有兴趣。

工人家中的新春对联,全家福、平安发财是老百姓的最大祈望。而几十年前只有天天讲:抓革命促生产,斗私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大干快上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胶林落叶,远远来了一辆牛车。

整整齐齐列队成行,看着这茁壮成长的胶林,不禁回想起挖穴种橡胶大会战的火热场面。

在场部见到大讲队工人温其雪的爱人老麦和小儿子阿强,得知老温今年春节前夕因病去世,享年73岁。实在惋惜!客家人老温忠厚勤快,劳动之余爱打猎,平日对知青很关照,我们经常到他家小伙房聊天加餐。

匆匆告别龙山,最后的深情回望。

 

往事并不如烟,再见了,龙山!希望梦里我能常回去看看。

 

2012年3月8日于广州

 

首页 驴记

首页

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