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秋西北游 之二十五

游走关中平原

 


 

宝鸡往东是我们此行出发地也是终点——西安,今天我们要去著名佛教圣地——扶风法门寺。

8点刚过,老 B 还在睡梦中呢,两位骑士又是一身大侠打扮,顶着寒风推着自行车出门,沿国道向东行进。宝鸡到眉县一路很艰辛,全线开工的几十公里修路扩路,路面坑坑洼洼,泥沙灰浆灰尘滚滚风迷眼,满载的泥头车轰隆隆擦身而过,最惨的是鼻涕涟涟擦都来不及 ……自然,沿途连照片都没有留下一张了。

渭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的起源地 ,两个部落融合成华夏族,汉朝后称为汉人,唐朝后又称为唐人。据考证南方人的祖先是从北方迁徙而来,那么渭河流域也应算是我们的老祖籍了。

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河北山,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骑车沿着公路行进,只见土地肥沃平坦,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当地盛产玉米苹果小麦,大田搭起的架上绿藤粗壮,长着绿油油肥大的叶子,路旁堆起筐筐箱箱准备发运的猕猴桃,原来眉县是著名的猕猴桃之乡,现正是收获猕猴桃的季节。

 

隔着铁栏栅看千年古刹法门寺。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高148米,造型如同合十的双手,中间镂空部分是一座传统形式的唐塔。 合十舍利塔于2009年5月9日落成,当日上午9时许,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在法乐融融之中顺利安放其内,以供世人瞻礼。

千年法门寺历经风雨,东汉末年初建法门,唐代供奉荣华富贵,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宋代规模登峰造极, 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衰落。明(1569年)四级木塔崩塌,明(1579年),地方绅士捐资修塔,历时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高四十七米,极为壮观。

 

中午骑车已近 50 多公里,眉县街边小店与开车追及而来的老 B 会师,三人23 元搞掂一餐。骑士继续风风火火向扶风方向前进,可惜问路反被交通阿 sian 误导走了一大段冤枉路。傍晚时分,在“脏乱差”的绛帐镇岔路口,望穿沙尘的大傻二傻终于盼到前来救驾的老 B ,“车骑车”直开到法门镇寺门前。壮观的法门新寺院把旧镇一分为二,四下找不到住宿处,只得再返扶风县城,入住一家门面还算可以的酒店,起码有热水洗澡、上网, 100 元 / 晚。

把溅满泥浆的自行车存放酒店,浑身上下脏兮兮的骑士看看里程表——嗬,今天骑程85公里!

第二天早晨吃过和尚动手精心炮制的速食面,再次开车前往离扶风县城不足 10 公里的法门寺。只见一路森严壁垒停驻多辆警车站满了警察,看来又有大人物驾到了。果然,空空荡荡的广场仅停两部车,大门紧闭的的法门寺景区不见一个游人,倒有不少穿警服便服者。

向旁人打听,果然今天有外事任务——尼泊尔国王中午要到此瞻仰,游人闲人杂人均须肃静回避。既然如此干脆走人,光临两次(昨晚曾来过)也算我们颇心诚了,还省下门票( 120 元 / 张)呢。隔着铁栏栅拍了几张法门寺宝塔远照,到此一游有凭证就 0K 了。

 

佛塔在文革中也逃不了浩劫。天不怕地不怕“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红卫兵欲强行挖地开塔,法门寺良卿法师愤而点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塔下珍宝。

宋徽宗手书版本“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之上 ,另一面“万众瞻依”则是现代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赵朴初居士所题。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 皇家寺庙” ,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1981 年 8 月 24 日千年宝塔半边倒塌, 1987 年 2 月底重修宝塔。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 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 ” ,在沉寂了 1113 年之后, 2499 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

曾在电视里看过这批唐代文化宝藏、流光溢彩的奇珍异宝面世过程,很为祖国拥有如此举世无双的绝代珍宝、古代工匠精湛手艺而惊诧景仰。如今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却不得内进,说实在心中多少还是有点遗憾。

 

陕西第二怪——锅盔像锅盖

虽有法门寺,但法门镇还未大肆开发,配套不齐(难找住宿处)车辆乱停放。在路口一位老乡扯开嗓子大声吆喝,走近一瞧,哇哈,卖的是烤饼(后知大名曰陕西二怪锅盔)。 老乡让好奇的狮子尝了一点(免费),面筋有嚼头,没有特别味道,就是超大!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驴记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