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远眺上海陆家嘴(借用网站照片

 

从上海返穗坐的是火车软卧,同居一室还有穿戴整齐的两年轻人——一胖一瘦,看样子都是“白(领)、骨(干)、精(英)”级人士了。小伙子忙得很,不是手机频频作响就是不停打电话联系客户或媒体记者,稍有空闲便扯扯公司业务的事儿,或在铺上摊开电脑干活。原来他们同任职某商业网站,常年全国跑,此行出差广州筹备近期的一次产品展销活动。

听说我们广州退休后多住云南丽江,有时外出国内国外走走看看,小伙子脸上露出羡慕之色,连连感叹自己终日忙于生计无暇休闲,旅游目前只是一种奢想。我们笑说:嘿嘿,在你们这个年纪时,我们天天流汗大干苦干,压根不知旅游是何物呢!

离开了高楼大厦林立寒风冷雨中的上海,走过了连成一体的乡镇新城,车窗外一闪而过都是同样铅灰色的建筑楼房和高架桥,成排大同小异枣红色瓦尖顶的栋栋仿洋房(不知是农民新村还是别墅区,一些屋顶上还立几个明晃晃不锈钢球)。天色渐渐暗了,列车误点一路走走停停,终于见到江南春色了,绿色的田野摇曳的柳树,油菜花开金黄亮丽,黛瓦白墙的农家小楼掩映在丛丛树影中,远远还有两头水牛在吃草 ……

 

上海新外滩在世博会开幕前隆重开放,看看堤岸那密密麻麻如蚂蚁的人,真热闹!我们在上海时见全城处处赶工程,沿街房屋纷纷“穿衣戴帽”,黄浦江畔的外滩也还在紧张施工中。(借用网站照片

 

举世瞩目的世博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国人引以为荣欢欣鼓舞,竭尽全力争取以最靓丽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借用网站照片

 

喜欢和年轻人聊天,话题自然离不开众人最关心的“民生”。

说起收入,小伙子自认在同年龄、同学历(大学毕业)、同工龄者中算相当不错的,基本月薪 8000 多元,差旅补贴费用另计,可是仍深感工作生活压力不少。除了租房、吃饭、交通、日用、通讯等基本费用外,在上海还有重要的“交际”一项,即同事上司朋友间来往请客吃饭送礼,往往到月底钱包就所剩无几了。

小伙子都是长住上海的外乡人,虽然交税消费,为拉动上海内需作了贡献,可是“没有本地户口,不能办理社会福利保险,只好自己买商业保险,最担心的是今后病了、老了怎么办?去哪儿领退休金?”

房子是老百姓最大的心病。胖小伙已结婚,家安在近郊,房租相对较便宜,而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 3 个多小时(正常情况下);单身瘦小伙住在离公司不远的市区,约 10 平方米 的“房中房”月房租也要交 2300 多元(照顾老租户,已是比别人便宜了)。提起买房两人便苦着脸唉声叹气,说上海天价的楼房就是一座压顶的大山,即使没日没夜工作不吃不喝一辈子也买不下来,“算啦,干脆回家乡小城,相信生活会好些”。

大家很困惑:以前父辈一人干活往往可以养活一家大小数口,虽现生活条件要比以前好,可社会进步了,社会保障完善了,收入也高了呀,可为什么连自己都难养?唉!走进“奴时代”(房奴、孩奴、车奴、卡奴等)做新式奴隶,更别说要养孩子和孝敬父母了。

 

已有好几年未来上海了,比印象中漂亮高楼多了,绿化公园多了,街道好像窄了,商场的商品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正赶上罕见的三月“倒春寒”,气温骤降北风似刀割,天上飘起雨雪手脚冰冷发麻,把我们冻得不敢出门。一来天气太糟糕,二来对大城市的“石屎森林”实在不感兴趣,很遗憾,竟然连一张美景相都没有拍下!(借用网站照片

 

“不去南京路,就等于没有来过上海!”到上海的第一天就逛南京路,白天下雨游人不多,商店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我们这两个乡巴佬一脚踏入商店大门,在众多热情售货员齐刷刷锐利目光的扫射下,浑身上下不自在,唉!只有狼狈逃离的份儿了。(借用网站照片

 

防盗铁窗外。家人安排我们住徐家汇一套“两房一厅”公寓里,出行买菜购物都很方便,可惜离大街近太吵。尤其晚上轰隆隆飞驰而过的“泥头车”、白天狂奔的公共汽车和不停按喇叭的大小车摩托车(据说上海也禁鸣),可能久住宁净乡间不习惯吧,往往半夜被惊醒无法入睡。

 

真实的平民生活。虽说已是二十多年楼龄的旧房,可房价已升至每平方米2万多元,住在这里的也属拥有百万资产的小康之家了。连绵阴雨天终于结束,人们把潮湿的被褥衣物晾晒,每家窗户都伸出几根晾衣杆,这也是上海一大特色景观呢。

 

从现代人无奈的“蜗居”想到唐代诗人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次出行经过成都,专程到“杜甫草堂”游览, 园内古木森森,春花绽放,鸟鸣泉流,虽时过境迁,与杜甫当年身居此地时绝然不同,但我们还是可以想象当无情秋风掀破旧茅顶,屋漏孩啼时诗人的狼狈,继而发出的忿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风雨不动安如山!

岁月流逝千年,代代草民朝思暮想,奋起争斗,无非求能有个安身安家之地,有份稳定不太苦累的工作,能过上无忧小富日子罢了。看来国人要过上“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道路还很艰难遥远。

旅途所见所思。

 

2010 年 3 月 22 日 写于广州天河

成都杜甫草堂正门,门票60元。公元759年至765年间,为避战乱的杜甫携家来到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营建草堂居住,几年里写下240首诗,其中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草堂里摆放多尊杜甫雕像,那都是后人凭想象创作而已。相信流离失所艰难生活环境中的杜甫诗圣应很消瘦。

 

草堂旧址完整保留着清嘉庆(公元1811年)重建时的格局,照壁、正门、大殿、诗史堂、工部祠、柴门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而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

 

园内花木葱茏流水潺潺,建筑古朴典雅,这是工部祠东侧的“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草堂,令人遐想。

 

据介绍草堂初成时占地一亩,庭中有池塘、溪水和引水连筒,杜甫还栽种树木,开辟菜圃和药圃。杜甫当年做梦也不会想到如今地价已飙升至天价,假若现能有如此宽敞草堂的应是名副其实大地主了。

 

陈列馆里的诗词画作

 

期望人民的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开放

 

 

首页 驴记

首页

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