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民俗——白沙“当美空普”


过年的鞭炮声刚响完没几天,邻居阿芬就喜气洋洋背着个胖娃娃来如意坊给我们拜晚年了,手里还提着一块自家腌制的大肥腊肉呢。

阿芬夫妻都是纳西人,在古镇老街开了一家小理发店,价格实惠(每次5元)手艺一般,生意还不错。去年三月初正是他们结婚的好日子,我们和广州的朋友们齐齐赴喜筵,参加了一次原汁原味正宗的纳西族婚礼

阿芬告诉我们,正月二十是她家乡白沙镇的一次隆重盛大节日——““当美空普”,每年仅有一天,附近的乡里乡亲都会齐聚欢庆。听罢我们即时决定一起前往凑凑热闹开开眼界。

 

虽然白沙离束河仅六公里,但我们这些懒家伙还是以车代步算了。正月二十的上午,阿芬和老公阿军来如意坊,我们约好一起到白沙。按纳西风俗习惯,背孩子是纳西男人神圣的职责,而干农活做家务则是纳西女人的主要工作。

如今生男生女孩也一样被疼爱,这个小胖妞长得很结实,整天睡大觉,此刻好不容易才被弄醒拍”全家福“。

一邦邦马队奔行在往白沙的大路上,我们的汽车也只能老老实实跟在后头啦。

纳西女子飒爽英姿好威风,平时在古镇为游客牵马,今日策马扬鞭追过来——过一招威给我们看看。

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汽车不少,拖拉机也挤满人,连专拉游客的马车也出阵了。

何谓“当美空普”?看了后就知道了。

果然人气很旺,今天满街都是纳西老乡难得见游客。

各种小摊摆满了两条长街,卖的货品除了自家产的农副产品外,就是杂七杂八的便宜粗劣小商品和小吃了。

奇怪的很,街上卖扫帚的有很多档,人们都买数把扛在手里满街走。打听后才明白,原来今天买扫帚可是一年保平安的重头戏。

卖的扫帚都是自己做的“自家山货”

好好挑上一大把,足够一年用了。

老人让孙子“骑驳马”来看花苗。纳西人爱养花,家家小院总是种满各色花草,其中兰花最珍贵,而这些出自白沙附近“玉峰寺'的九里香也是少不了的。

往日很清净的街道顿时人头踊跃,熙熙攘攘。

小吃摊最受欢迎,买一串炸土豆(当地人称洋芋)或炸豆干花1元就0k了。

花花绿绿的风车的也有人光顾。

纳西小吃三大特点:又辣又咸又油,多是米线、魔芋、鸡豆粉加辣椒粉、酱油、香菜,我们广东人可吃不惯。

猪肉也上阵,这里卖的全是农家自养猪,猪吃的是玉米和杂菜南瓜野菜,不会注水绝对新鲜有肉味,如今城里人是难得有这种口福了。桌子上摆放的那只5斤多的大猪蹄膀最后被我们买回去做广式甜醋姜蛋猪手,每斤9元。

就像国外的“跳蚤市场”那样,人们把自家做的东西都搬出来自由贩卖,村妇家人可能是铁匠,摆卖的都是自打的菜刀、镰刀、锄头等农具,这两位农民正对着“猪屎耙”评头品足。

今天夫妻俩守着菜档冷冷清清无人帮衬。这里的青菜也全是农家自产,只施基肥不施化肥,日照长温差大,泉水浇灌种的菜甜又嫩。照片簸箕内装的是新鲜土山药,广东称之淮山。

这些才是真正的纳西民族服饰,全部手工制作,老妇人身上披的为“七星伴月”,厚棉布或羊毛制成,保暖和方便背东西。

白沙被称作“世界文化遗产纳西古王国之都”,纳西的先民最早集居地就在白沙,后逐渐移居束河古镇,最后再向丽江大詽古城发展。

现在的白沙还基本保留原风貌,一条主街有几个餐厅和一排卖工艺品的摊档国内人来的不多,反而外国游客对这里的“白沙壁画”和古镇的原生态环境挺感兴趣。

棉花糖——还记得遥远而难忘的那种甜丝丝味道吗?

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雨雪阴天的时候,这里却是温暖的阳光明媚。春节过后就是丽江植树的好时节了,人们喜欢买桃、李、梨、樱桃果树苗回去栽种。

卖山药的纳西老妇人。她们都喜爱头戴蓝色的布帽,身披传统的“七星伴月”,围上一条大围裙,背上有一个背篓。纳西妇女勤劳能干,开朗健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们用肩头挑起了家中的“大半边天”!

这个““当美空普”名副其实是纳西人的节日,放眼望去来来往往的都是本地人,有的从丽江和束河过来,有的一早从山里赶来,更多的则是附近村镇的村民,就像广州春节”行花街“,每年务必要来此转转,闹一闹旺一旺。

在热衷电脑游戏的时代,这种古老的儿童玩具在大城市里已难寻踪影了。

煎鸡豆凉粉的妇人,凉粉也是云南一大怪,凉粉不凉用火煎,加上辣椒火辣辣。

吸引孩子们的“博采”游戏,很快,他们的过年“压岁钱”就会转移到别人钱包里面了。

卖桂花的村民。桂花也是纳西人家庭院中不可缺少的花木,不过他们对桂花品种很讲究,本地就值钱,外地的连看都不看。而我们就分辩不出来,去年曾买了好几棵大理品种的桂花,到了寒冬就被冻坏了

一部手扶拖拉机满载着这些细细的根块状东东前来贩卖,价钱还不便宜呢。打探原来是土山药,用作种植。丽江山药一般种一年或两年就可以挖出收成了,虽然卖相不如广州市场锄头柄般粗壮的好样,但因施农家肥,山药含淀粉多,鲜甜味正有益,我们百吃不厌。

纳西男人平日热衷琴棋书画,闲时还放鹰打猎,注重文化修养,而女子则在家务农带孩子。过去家中的男人在外抛头露面工作,衣着时尚,老婆却完全保留传统习俗一辈子不变。照片中牵孙子的老人身穿呢子大衣脚蹬皮鞋,而身边的老妇依旧一身“老土打扮”。

今天还有另一个“节目”。阿军夫妇的好友鼠年正好满36周岁,家里为此摆宴席并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我们也随阿军一起来到男主角在白沙镇的家里。

后勤操劳做厨房工的都是女人。 纳西有这样的习俗,凡是男子逢36岁和49岁都要过大寿,村里各寿星公凑钱集体聚餐欢庆(男人才能参加活动,女人无福分),家中也要择日设宴请客庆祝。

这个院子种了不少花木,更多的是主人自己上山挖的“树仔头”精心培植的盆景。

我们被当作贵客请进客厅,桌子上摆了七八碟蜜饯水果,一个独自取食的小姑娘瞪着大眼睛看着我们。这家人做小生意经济收入不错,家中布置挺时尚,音响闪着蓝光,彩色电视屏幕上的时髦女郎正唱道:我的情人,我的心我的梦我的灵魂......

旁边的一个院子里也摆好了桌椅,准备一会儿客人来时的大聚餐。

这些托着啤酒提着礼物的年轻人是来作客的,还在门口燃烧喜庆鞭炮。还未开饭我们就已看到有好几批客人到来,手中都带有礼品,多是糖果饼干酒。我们也拿出一个准备好的小计算器送给“寿星公”,谢绝了热情主人吃大餐的邀请,继续逛街看热闹。

让白沙名扬海外的是这座寺院里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中的壁画,内容广博,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各派教精华。 明朝后期是丽江的鼎盛时期,白沙壁画为此时期作品,经汉、藏、纳西、白等族画工历时350年绘制而成。

趁节日老姐妹们见面聚聚,聊聊家常喜事也很开心。

舒心的笑容。广场上正举办纳西传统集体“打跳”大赛,各村都派员前来参战,人们穿上鲜艳色彩的民族服饰,随着悠扬欢快的音乐跳起新编的集体舞,评审员还要一一打分评出最优胜者呢。

平时参加“打跳”的都是以女性为主,年龄有十来岁的小青年和古来稀的老者。在束河新城的“四方听音”广场每晚举行篝火晚会,人们手拉手随着音乐和歌声扬手抬脚踢腿起舞,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民族身份,不分平民宾客,大家夜色中尽情欢乐。

热切观看演出的村民们把会场团团围绕,秩序井然没有人喧哗滋事。纳西是一个崇尚简单追求快乐的民族,一年到头都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和庆祝活动举办,他们为能让自己快乐过日子制造很多的理由,这可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绝对不敢的奢想。

搭着肩搂着腰,站在小长椅上专注观看节目的纳西妇女背影。

在她们的脸上我们也体验到“当美空普”节的快乐。现平日还穿纳西民族传统服装的只有中老年妇女了,年轻一代早已抛弃了祖辈的旧习,他们更热心的是日新月异的时尚和流行......再过几年、十年、三十年,我们还能见到这一幕吗?

场外一景

远座的观众——玉龙雪山作背景,攀在汽车棚顶上遥看演出也很潇洒快活。

 

 

整理完成于2008年3月14日丽江束河如意坊

 

首页 驴记

首页

驴记